MySQL这个软件想将数据处理的所有事情,能够在mysql这个层面上全部都做了,也就是说它想要完成一件事,以后想开发的人,例如想写python程序的人,你就专门的写你自己的python程序,以后凡是关于数据的增删改查,全部都在MySQL里面完成,也就是说它想实现一个数据处理与应用程序的一个完全的解耦和状态,比如说,如果我是个应用程序员,我想要查询数据,我不需要自己写sql语句,只需要调用mysql封装好的一些功能,直接调用这个功能就可以了,之前我们使用sql来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其实sql也可以算作一个开发语言,有专门招数据库开发的岗位,也就是说mysql想做这么一个事儿,以后啊,专门有人写应用程序的开发,专门有人来写sql,来开发sql部分,在数据库层面根据应用层的程序员的要求,把sql语句全部写好,各种复杂的需求全部帮你封装好,封装成一个一个的功能,应用程序开发程序员在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使用这些功能,直接调用就可以了,这是mysql想要完成的事情,但是咱们以后做开发,一般不会这么搞,一般招聘需求里面都会有一项是要会sql,浅显的说是因为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儿,但是往深了说是因为公司里面一般不会用这些内置的功能去sql的工作,至于为什么,咱们学完mysql之后再说吧~~~
一 视图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非真实存在),是跑到内存中的表,真实表是硬盘上的表,怎么就得到了虚拟表,就是你查询的结果,只不过之前我们查询出来的虚拟表,从内存中取出来显示在屏幕上,内存中就没有了这些表的数据,但是下次我要是想用这个虚拟表呢,没办法,只能重新查一次,每次都要重新查。其本质是【根据SQL语句获取动态的数据集,并为其命名】,用户使用时只需使用【名称】即可获取结果集,可以将该结果集当做表来使用。如果我们想查询一些有关联的表,比如我们前面的老师学生班级什么的表,我可能需要几个表联合查询的结果,但是这几张表在硬盘上是单独存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查询的手段,将这些表在内存中拼成一个虚拟表,然后是不是我们再基于虚拟表在进行进一步的查询,然后我们如果以后想重新再查一下这些关系数据,还需要对硬盘上这些表进行再次的重新加载到内容,联合成虚拟表,然后再筛选等等的操作,意味着咱们每次都在写重复的sql语句,那有没有好的方法啊,其实很简单,我们把重复用的这些sql逻辑封装起来,然后下次使用的时候直接调用这个封装好的操作就可以了,这个封装起来的操作就类似我们下面要说的视图
为什么要用视图:使用视图我们可以把查询过程中的临时表摘出来,保存下来,用视图去实现,这样以后再想操作该临时表的数据时就无需重写复杂的sql了,直接去视图中查找即可,但视图有明显地效率问题,并且视图是存放在数据库中的,如果我们程序中使用的sql过分依赖数据库中的视图,即强耦合,那就意味着扩展sql极为不便,因此并不推荐使用
临时表应用举例:
```
两张有关系的表
mysql> select * from course;
+-----+--------+------------+
| cid | cname | teacher_id |
+-----+--------+------------+
| 1 | 生物 | 1 |
| 2 | 物理 | 2 |
| 3 | 体育 | 3 |
| 4 | 美术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