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轩脉刃。
最近看到一个内部项目的插件加载机制,非常赞。当然这里说的插件并不是指的golang原生的可以在buildmode中加载指定so文件的那种加载机制。而是软件设计上的「插件」。如果你的软件是一个框架,或者一个平台性产品,想要提升扩展性,即可以让第三方进行第三方库开发,最终能像搭积木一样将这些库组装起来。那么就可能需要这种库加载机制。
*[En]*
**
我们先定义一个插件的数据结构,这里肯定是需要使用接口来规范,这个可以根据你的项目自由发挥,比如我希望插件有一个Setup方法来在启动的时候加载即可。然后我就定义如下的Plugin结构。
type Plugin interface{
Name() string
Setup(config map[string]string) error
}
而在框架启动的时候,我启动了一个如下的全局变量:
var plugins map[string]Plugin
有人可能会问,这里有了加载函数setup,但是为什么没有注册逻辑呢?
答案是注册的逻辑放在库的init函数中。
即框架还提供了一个注册函数。
// package plugin
Register(plugin Plugin)
这个register就是实现了将第三方plugin放到plugins全局变量中。
所以第三方的plugin库大致实现如下:
package MyPlugin
type MyPlugin struct{
}
func (m *MyPlugin) Setup(config map[string]string) error {
// TODO
}
func (m *MyPlugin) Name() string {
return "myPlugin"
}
func init() {
plugin.Register(&MyPlugin)
}
这样注册的逻辑就变成了,如果你要加载一个插件,那么你在main.go中直接以 _ import的形式引入即可。
package main
_ import "github.com/foo/myplugin"
func main() {
}
整体的感觉,这样子插件的注册就被"隐藏"到import中了。
*[En]*
**
首先插件的加载其实有两点需要考虑:
- 配置
- 依赖
配置指的是插件一定是有某种配置的,这些配置以配置文件yaml中plugins.myplugin的路径存在。
plugins:
myplugin:
foo: bar
其实我对这种实现持保留意见。配置文件以一个文件中配置项的形式存在,好像不如以配置文件的形式存在,即以config/plugins/myplugin.yaml 的文件。
这样不会出现一个大配置文件的问题。毕竟每个配置文件本身就是一门DSL语言。如果你将配置文件的逻辑变复杂,一定会有很多附带的bug是由于配置文件错误导致的。
第二个说的是依赖。插件A依赖与插件B,那么这里就有加载函数Setup的先后顺序了。这种先后顺序如果纯依赖用户的"经验",将某个插件的Setup调用放在某个插件的Setup调用之前,是非常痛苦的。(虽然一定是有办法可以做到)。更好的办法是依赖于框架自身的加载机制来进行加载。
首先我们在plugin包中定义一个接口:
type Depend interface{
DependOn() []string
}
如果我的插件依赖一个名字为 "fooPlugin" 的插件,那么我的插件 MyPlugin就会实现这个接口。
package MyPlugin
type MyPlugin struct{
}
func (m *MyPlugin) Setup(config map[string]string) error {
// TODO
}
func (m *MyPlugin) Name() string {
return "myPlugin"
}
func init() {
plugin.Register(&MyPlugin)
}
func (m *MyPlugin) DependOn() []string {
return []string{"fooPlugin"}
}
在最终加载所有插件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插件调用Setup,而是使用一个channel,将所有插件放在channel中,然后一个个调用Setup,遇到有Depend其他插件的,且依赖插件还未被加载,则将当前插件放在队列最后(重新塞入channel)。
var setupStatus map[string]bool
// 获取所有注册插件
func loadPlugins() (plugin chan Plugin, setupStatus map[string]bool) {
// 这里定义一个长度为10的队列
var sortPlugin = make(chan Plugin, 10)
var setupStatus = make[string]bool
// 所有的插件
for name, plugin := range plugins {
sortPlugin <- plugin setupstatus[name]="false" } return sortplugin, setupstatus 加载所有插件 func setupplugins(pluginchan chan plugin, map[string]bool) error { num :="len(pluginChan)" for> 0 {
plugin <- pluginchan cansetup :="true" if deps, ok { depends for _, dependname depends{ setuped !setup 有未加载的插件 break } 如果这个插件能被setup plugin.setup(xxx) setupstatus[p.name()]="true" else 如果插件不能被setup, 这个plugin就塞入到最后一个队列 <- plugin return nil < code></-></->
上面这段代码最精妙的就是使用了一个有buffer的channel作为一个队列,消费队列一方SetupPlugins,除了消费队列,也有可能生产数据到队列,这样就保证了队列中所有plugin都是被按照标记的依赖被顺序加载的。
这种插件的注册和加载机制是非常优雅的。注册方面,巧妙使用隐式import来做插件的注册。而加载方面,巧妙使用有buffer的channel作为加载队列。
欢迎关注公众号: 轩脉刃的刀光剑影
Original: https://www.cnblogs.com/yjf512/p/16065604.html
Author: 轩脉刃
Title: 一种优雅的Golang的库插件注册加载机制